本文由昆山慧安技術部編輯整理,介紹了熱熔膠膜的粘接原理以及如何達到好的粘接效果,包擴選擇合適的熱熔膠膜和如何對材料進行表面處理。
一、 熱熔膠膜的粘接原理
1. 機械結合
熱熔膠膜與被粘物的粘接力是機械結合
力。粘接表面經涂膠粘劑后,由于熱熔膠膜滲入被粘物的孔隙內部,再經干燥固化,使熱熔膠膜與被粘物之間產生摩擦力,增加了彼此之間的結合力。
2 互相擴散
高分子化合物之間的粘接,是由于大分子本身或其鏈段通過熱運動引起的擴散作用[3],實質上是界面發生了互溶,從而使熱熔膠膜與被粘物分子交織在一起而形成了牢固的結合。擴散速度與溫度、壓力有關。
3 電荷引力粘接強度來源于雙電層中正負電荷之間的吸引力。這種吸引力與電荷密度的平方成正比。
4 范德華力
粘接力的產生,首先是熱熔膠膜分子由于微布朗運動向被粘物移動;熱熔膠膜的極性基團向被粘物的極性部位靠近,當靠近距離小到5?以下時,分子間就產生了范德華力或氫鍵的結合,從而獲得良好的粘接力。據此機理,極性與極性的材料容易粘接。非極性與非極性的材料亦易粘接;但極性與非極性的材料就難于粘接。
5 化學反應
熱熔膠膜與被粘物的界面產生化學交聯反應, 這種交聯反應有氫鍵結合、配位鍵結合、共價鍵結
合。
二、 熱熔膠膜的選擇
根據被粘材料的性質,選用相適應的熱熔膠膜,才能獲得較理想的粘接效果。選用熱熔膠膜除應具備良好的粘接性能外,還應具有良好的操作性,較長的粘性保持時間,較強的初期粘接強度和后期粘接強度?,F在市場上熱熔膠膜的種類特別多,可供人們進行性能、價格上的比較,作充分的選擇。
三、粘接面的處理
粘接面上附著的污染物,起著隔離作用,降低了粘接效果。被粘表面處理,就是在粘接前,用物
理機械法或化學藥品法將污染物除去。
1、 金屬表面的處理
金屬表面處理方法很多。一般金屬材料是先用240#砂紙打磨,直至粘接面露出金屬光澤,再用三氯乙烯蒸氣充分清洗,干燥后即可使用。
2、 合成纖維表面的處理
合成纖維主要指人造絲、尼龍、絳淪和芳綸。人造絲,尼龍,聚酰胺纖維,可以用RFL浸漬處理,能夠獲得良好的粘接效果。
絳綸:化學名為聚酯,絳綸表面缺少極性基團,吸水性低,不能直接用RFL浸漬處理??刹捎萌缦聝煞N方法進行處理。
(1)兩步浸漬處理法:用苯酚封端的異氰酸酯和環氧樹脂溶液浸漬后,再用RFL處理。
(2)一步法浸漬處理。用芳香(雜環)醛代替甲醛改性樹脂,如對氯苯酚與間苯二酚縮聚物的RFL浸漬液處理后,高溫干燥。
芳綸:用上述絳綸的浸漬液處理也可以獲得較好的粘接效果。
3 、其他材料的表面處理
玻璃布的表面處理,在250℃烘箱中放置5min,熱處理后的玻璃布呈金黃色,用水洗后烘干;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%乙醇溶液與水混合液(1∶1)浸透后,在空氣中涼干,在80℃下烘干即可使用。適用于硅橡膠與玻璃布的粘接。
卡普隆布的表面處理:用1~5%589環氧樹脂水溶液浸漬卡普隆布,烘干即可使用。適用于CR,NBR,NR與卡普隆布的粘接。
皮革、聚氯乙烯、人造革和反毛皮等材料的粘接面,先用細砂粗磨,然后用三氯乙烯蒸氣將油污和灰塵清洗干凈即可。